艺术与儿童教育学院
旧文章
    首页 >> 旧文章 >> 新闻动态 >> 正文
    海峡的对岸响起美妙的阳光之音——我院声乐教师邓倩在台湾东海大学举办独唱音乐会
    发布时间:2015-12-30

    27日晚,在台湾东海大学的音乐厅,我院赴台交流声乐教师邓倩的独唱音乐会隆重上演。据悉,这是大陆各院校到东海大学交流中首位举办独唱音乐会的教师。

    东海大学音乐系主任林德恩教授、声乐教师陈思照教授、汤慧茹教授、徐以琳教授、李秀芬教授、钢琴教师陈敏华教授等亲临助阵。

    本次音乐会曲目范围涉猎广泛,其中包括清唱剧选段、牧歌组曲、歌剧选段、外国艺术歌曲、中国古曲、中国歌剧咏叹调以及地方民歌等经典曲目。上半场共五首曲目。前两首,巴赫的清唱剧选段《因祂垂顾》和海顿清唱剧《创世纪》中天使伽百利的唱段《那大地披上新绿衣》旋律优美、舒展,声音空灵、清澈;第三首,亨德尔歌剧《凯撒大帝》中著名咏叹调《我哭泣,为我的命运》感情真挚动人,副歌部分旋律紧凑扣人心弦;第四首罗德里格的《四首爱之牧歌》,音色处理变化多样、表情丰富;第五首威尔第歌剧《茶花女》著名咏叹调《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难度颇大,但邓倩老师精湛的花腔技巧、细腻的感情处理和丰富的舞台表现,使得音乐会达到了一个高潮,博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下半场共两组曲目,第一组,外国著名艺术歌曲分别为俄罗斯民歌《夜莺与玫瑰》、俄罗斯艺术歌曲《夜莺》和法国艺术歌曲《卡迪斯城的姑娘》,声音婉转动听,表演大方得体;第二组,首先中国古曲《枫桥夜泊》和中国歌剧《再别康桥》林徽因的咏叹调《一首桃花》仿佛将听众带到了另一个美好的世界;随后,由哈萨克民歌改编的《玛依拉变奏曲》将音乐会推向了又一次的高潮,最后一首山东民歌《包楞调》,地方风味十足、生活气息浓厚,像一幅生动的风俗绘画,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在听众不断地掌声中和安可声中,音乐会在邓倩老师的返场曲目《芦花》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邓倩老师此次难能可贵的独唱音乐会不仅增进了院校间的情谊,也促进了两岸的音乐文化交流。

    据邓倩老师透漏,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筹备了这台音乐会,实属不易,要感谢的太多!感谢阳光学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东海大学各位师生的帮助和厚爱,以及感谢曾经在艺术道路上悉心教育过她的老师们。

    艺无止境、超越自我,让我们期待邓倩老师在艺术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吧!

    111.jpg

    开场曲

    222.jpg

    《一首桃花》

    333.jpg

    茶花女歌剧选曲

    444.jpg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