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儿童教育学院
旧文章
    首页 >> 旧文章 >> 新闻动态 >> 正文
    【爱国主义教育月】学习船政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发布时间:2019-03-28

    根据《艺术系党总支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的通知》,三月中下旬,各党支部陆续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学习《船政学堂》纪录片。《船政学堂》整部作品规划六集,每集长度近50分钟。首次以编年体与共时性兼备、中西文化学者共同讲述的国际化视角,从“人”的角度切入,来讲述船政学堂以及船政毕业生鲜为人知的故事。既开掘“创办—保台—留学—整军—报国—启蒙—图治”等办学前后一系列生动感人的真实事件,更围绕船政学堂关键人物如左宗棠、沈葆桢、严复、魏瀚、刘步蟾、陈季同、萨镇冰等,展开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生动再现晚清“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福建船政学堂大胆开放、提倡启蒙与创新、悲壮报国的集体群像,揭示船政学子与中国近代变革之间的关联。六集片名分别为《海国图梦》、《孺子可教》、《问道“泰西”》、《蛟龙出海》、《一声叹息》和《世纪星火》,涉及时间跨度45年。

    3月27日下午,艺术系教工党支部在音艺楼216室召开支部大会,集中学习《船政学堂》纪录片之《海国图梦》。本集从林则徐与左宗棠“湘江夜话”展开叙述,将福建船政学堂的创办置于国内外巨变的背景下,由此展现强固海防、掌控海权这一“中国梦”初创过程中的历史复杂性和曲折性。1863年秋天,朝廷提拔左宗棠为闽浙总督经略东南。雄才大略的左宗棠敢为天下先,在洋务运动的大势下主张在中国南方航海与治学颇有基础的福州造船办学、创建中国第一代近代海军。

    观看结束,党员们展开积极讨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因时代局限,福州马尾福建船政的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但在历史的弹指挥间,却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福建船政为我们留下诸多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有诸多传统精神值得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