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儿童教育学院
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动态 >> 正文
艺术系教学质量周报 (第5期)
发布时间:2020-05-06

艺术系教学质量周报

(第5期)

(2019-2020第2学期第8-11周,时间:4月6日-5月5日)

4月6日-5月5日,根据学校教学周报对教学质量监控的安排,我系严格按照学校周报的要求,积极开展线上课程深入检查,检查范围100%覆盖本学期所开设的所有线上课程。我系8名系内督导教师通过如下2种方式进行深入检查:1、在超星学习通或者雨课堂开课的是登录授课教师的账号或者邀请码直接进入教师系统,围绕课程的视频、PPT、作业布置及完成情况等开展检查;2、因部分技能小课是微信授课,则是通过查看微信授课视频的截图,微信授课视频时长的截图及小课授课记录表等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给予评价,并填写《艺术系督导查课情况表》。

一、线上教学授课检查情况

在此次检查课程过程中,因我系没有超级账号,需通过登录老师的账号和密码才能进入课程检查到教学视频、PPT及作业批改情况等,在此项工作推进过程中,面临了一些困难,一方面,被检查的老师需要提供自己的账号、密码等,存在一定透露个人隐私的风险;另一方面,系内督导老师在检查过程中存在怕操作不当等修改或者删减了老师的教学资料。

音乐学专业线上课程的检查情况总体良好,部分老师也分享了很好的经验。主要问题如下:技能课个别教师未体现上课时长的截图材料,部分未体现作业;针对理论大课,系内督导老师建议讲解特定知识点时可以播放音乐举例,会更加直观形象。

二、教学持续改进方面的实施措施与效果

舞蹈学专业针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质量较低,我们采取了部分减慢教授新课的速度、以及减少新课知识点,多巩固旧的知识点,把单一的元素动律知识点反复学习,除了提供图文+视频,以及动作路线分解图或视频,同时部分课程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采取腾讯会议视频进行讲解,相比之前,学生对动作形态的掌握有了一定的提升,对知识点的消化也越来越快,学生所提交的作业也明显有了进步。

音乐学教研室针对课程持续改进评价标准进行探讨,共分为技能组、理论大课组、实践大课组三个组别,技能组又分为各专业方向进行讨论,每位教师都认真研读文件,分别给出了建议。

三、线上教学出现的新问题

舞蹈学专业课程在线下课程教学监管与互动更直接、更有效,线上课程的监管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相对比较弱化了,学生容易懈怠,影响学习效果。

舞蹈学专业课程大部分都是实训课程,所以部分课程尽量采用腾讯视频线下授课讲解,所以即使线上结课了,最后还是要求所有课程必须在开学后进行线下归纳总结,并组织专业教师参与最终的学生作业期末总评。(如遇到不能开学的情况,则组织教师线上总评)

四、关于导师工作室制,教研室也进行了大讨论,主要就疑问和建议形成了初步的反馈。

五、优秀教学案例

吴红叶老师、李诗雨老师《中国民族民间舞(四)》课程、余燕雨老师《舞蹈基础训练(六)》课程、吴红叶老师、朱增辉老师《中国民族民间舞(二)》课程、林光义老师《舞蹈剧目(一)》课程在线腾讯会议直播授课和超星学习通线上内容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一方面超星学习通提供了一个可以反复观看课程理论内容的平台,帮助学生预习及巩固知识点;另外腾讯会议课程直播能够通过实时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并且能够进行在线交流互动、答疑等内容。

李诗雨老师《中国民族民间舞(四)》课程动律元素视频互动讲解

余燕雨教师《舞蹈基础训练(六)》课程腿部动作视频互动讲解

艺术系

2020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