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儿童教育学院
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动态 >> 正文
艺术系教学质量周报 (第1期)
发布时间:2020-02-24

艺术系教学质量周报

(第1期)

(2019-2020第2学期第1周,时间:2月17日-2月23日)

2020年2月17日,老师们经过前期的认真准备,积极投入线上教学工作。艺术系成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与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各线上课程的负责人在每周日填报一周的《线上教学开展情况表》至所在教研室,各教研室主任负责汇总,再由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成员进行抽查。

一、线上教学总体情况

本学期我院线上建课44门,经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成员检查了13门并汇总检查情况形成如下“线上课程上课情况数据(截止2月23日)”:

课程名称

周学时

负责人

学生总数

总点击量

本周测验参与人次

本周测验平均分

本周作业完成人数

本周作业平均分

本周有效互动数量

抽查情况

(此列由教学质量监控负责人填写,有抽查到才填写,没抽查的留空)

音乐赏析(二)

2

张卡

66


66人

利用学习通平台讨论区作为问答提问区,腾讯会议课程中提问,然后规定时间在学习通讨论区作答。


66人

利用学习通平台作业区布置作业,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93.03

利用腾讯会议开设66人语音课程,学习通作为板书内容,课堂提问及测验在学习通讨论区完成,课后作业在作业区规定时间内完成

已核对完数据,测验参与人数、作业完成人数无误

钢琴基础(二)

1

黄劭涵、王丽娜、

李晓艺、方鸥、

陈俐俐

67

113



67


技能课利用学习通以及QQ、微信等直接授课形式教学

已完成检查,达到上课要求,具体材料见附件

器乐基础(二)

1

陈程

47




16


本课程采用微信视频上课的形式,具体相关材料见附件

已完成检查,达到上课要求,具体材料见附件

声乐基础二

1

邓倩、李月华、黄容芳、李森、王晓宁、李志琼

67

280

57.+22

4.2

61

小打卡体现

小打卡提交作业总314篇,点评314次。

已核对完数据,测验参与人数、作业完成人数无误,小打卡材料也按照要求汇总,具体材料见附件

西方音乐史二

2

周建华

57

57

55

80.9

56

81.1

雨课堂互动44次

已核对完数据,测验参与人数、作业完成人数无误

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指导

8

方鸥

83

83

82/83


83

88

微信群互动

已核对完数据,测验参与人数、作业完成人数无误

MDDI音乐制作与录音(二)

1

谢龙钟、黄永旭

5




6


利用腾讯会议开设5人语音课程

已完成检查,按照上课要求,具体材料见附件

流行音乐(二)

1

阮晓玲、王其颖、陈绍政、谢龙钟

13




5


技能课利用学习通以及QQ、微信等直接授课形式教学

已完成检查,按照上课要求,具体材料见附件

流行音乐组合训练(二)

1

谢龙钟

王其颖

9




5


技能课利用学习通以及QQ、微信等直接授课形式教学

已完成检查,按照上课要求,具体材料见附件

中外舞蹈史

2

吴红叶

30

101



23



总点击数101,考试完成人19,作业完成人数23,互动次数无法显示,但有互动记录。

舞蹈基础训练(四)

4

李诗雨

23

225

23


22

81.41


已核对完数据,测验参与人数、作业完成人数无误,总点击量高于填写数值

舞蹈剧目(四)

2

朱增辉

23

237

23


22



已核对完数据,测验参与人数、作业完成人数无误,总点击量高于填写数值

舞蹈剧目(一)

2

林光义

30

247

23


30



已核对完数据,测验参与人数、作业完成人数无误,总点击量高于填写数值

二、本周教学情况分析

(一)典型做法

音乐学专业技能小课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根据每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声乐组、钢琴组、器乐组、流行组、MIDI音乐制作与录音组都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

声乐组在学生普修阶段采取“雨课堂+小打卡”相结合的方式,主修学生则主要采取小打卡来完成作业,同时,还以微信视频或QQ视频辅助教学。学生的“打卡”贯穿周一至周五,教师要求学生每天都将专业技能学习的进展以打卡的形式向老师汇报,教师再根据其视频进行指导,指导形式形式多样。教师针对学生的打卡任务进行专业点评与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有文字,也有示范视频,形式灵活多样,更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练习。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们都没有怨言。

钢琴组也采取了雨课堂为主,微信视频或QQ视频为辅的上课方式。雨课堂上的教学教授的是学生共同要掌握的技能,视频授课又针对了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因材施教,而且比较灵活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互动,同时,还要求学生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确保学生能消化课程教学的内容。这些技能小课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与改革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采用学习通进行上课的课程,由于巨大的访问量出现访问速度慢,平台功能不稳定甚至崩溃等情况。特别是舞蹈专业课程几乎都是技能课,线上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与老师上传大量视频资料,平台与网络的不稳定为课程实施带来不利因素。

2.由于平台巨大的访问量出现访问速度慢,平台功能不稳定等情况导致有部分老师在第一节课进行直播上课,效果差。

3.音乐理论类作业由于涉及到音符的书写,批改作业存在一定的难度。

4.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容易控制,有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学习参与度不高;另外,很多学生将作业答案共享,导致正确率过高,不利于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

5.有个别的课程,例如器乐基础里面的管乐教学,在上课的时候出现乐器需要调试的情况,由于学生都是初学者,这项工作一般都是教师来完成,鉴于目前的情况,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上课效率不高。

6.舞蹈专业技能课以示范、讲解、讨论、纠错等为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舞蹈技能课如民间舞、舞蹈剧目、基训对场地,摄像设备有更高要求,学生家里练习空间太小,摄像设备无法进行多角度录制等硬件不足阻碍课程实施。

7.舞蹈线下课程有教师的言传身教能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形态的特点,线上课程更多需要学生自身的摸索与揣摩,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反映出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消化吸收效果不尽人意。

(三)改进的措施

1.任课教师可以不采用直播形式,不限定学生在特定时间进行学习应进行课前录制授课内容。

2.系统可增加与音乐类课程有关的软件开发。

3.音乐技能小课的互动非常多,效果也不错,其它课程可以学习、借鉴。

4.舞蹈学专业教师积极查找优秀的舞蹈线上教程,将视频上传并配以文字资料进行讲解,可以较大程度解决教师由于线上课程录制经验不足产生的问题。

5.所有的舞蹈课程都建立课程QQ群,方便进行视频作业的传送与教学过程的答疑互动。

6.舞蹈学专业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安抚学生对于线上课程压力太大的畏难情绪,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

艺术系

2020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