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儿童教育学院
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动态 >> 正文
艺术系2017级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7-09-01

一、学 制:四年

二、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规范的教学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组织能力,具备多层次知识结构和多元文化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舞蹈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社会文艺团体、学校、社区、工会、文化机关、广播站、出版局等单位从事与舞蹈相关的表演、教学、制作、传播与艺术产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扎实的舞蹈理论基础与优秀的实践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舞蹈理论基础和艺术实践能力。其中包括: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和舞蹈编创能力;舞蹈理论分析与舞蹈作品鉴赏的能力。

2.掌握基本乐理、音频基础等相关音乐知识,具备跨专业实践能力。

3.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熟悉教育法规,掌握舞蹈教育理论知识并形成初步舞蹈教学实践能力。

4.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舞蹈教育领域和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趋势。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使用现代化设备和较强的参加实践工作的能力。

五、核心主干课程、应用型主干课程

核心主干课程:舞蹈基础训练、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现代舞、中外舞蹈史、舞蹈剧目

应用型主干课程:舞蹈编导技法、音频基础、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中国古典舞教学法、舞蹈技术技巧、基本乐理

六、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课 程 类 别

学时数

学分数

各类别占总 学分百分比

实践学分占总学分

百分比

总学时

其中

实验(实践)

基本素质

平台

基础通识模块

468

36

29.5

17.88%

1.36%

拓展通识模块

0


0

0%


创新创业模块

96

32

4

2.42%

1.21%

素质通识模块

160


8

4.85%


小计

724


41.5

25.15%

2.57%

专业知识

平台

跨专业知识模块

32


2

1.21%


专业基础模块

328

128

20.5

12.43%

4.84%

小计

360


22.5

13.64%


应用能力

平台

基本能力模块

952

640

59.5

36.67%

24.24%

岗位能力模块

64


4

2.42%

2.42%

践训能力模块

600


37.5

22.72%

22.72%

小计

1616


101

61.44%

48.78%

合 计

2700

165

100%

56.19%

七、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

(一)基本素质平台(应修41.5学分)

1.基础通识模块

开 课

单 位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其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通识

军事理论

2

2

32


2








马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

32


3








马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2

32



2







马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1.5

24




2






马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4

64





4





学工部

形势与政策A

2

1

16




2






学工部

形势与政策B

2

1

16





2





基础部

体育A

2

2

28


2








基础部

体育B

2

2

32



2







基础部

体育C

2

2

32




2






基础部

体育D

2

2

32





2





计算机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1

3

48

36

4








外语

大学英语(艺术A)

1

3

48


4








外语

大学英语(艺术B)

1

2

32



2







小 计

29.5

468


15

6

6

8





注:考核方式“1”为考试,“2”为考查,下同。

2.拓展通识模块(不要求)

开 课

单 位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其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3.创新创业模块(应修4学分)

开 课

单 位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其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就业中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选)

2

0

16


2








就业中心

大学生就业指导(必选)

2

0

16







2



创新创业

创意与创新(必选)

2

2

32

32


2







其他:学分不少于2学分,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选修。

4.素质通识模块(应修8学分)

课 程 名 称

学 时

学 分

学 期

阳明心学(必选)

16

1

1

国学教育

(任选1门)

孟子智慧

国学人生

论语

唐诗宋词

走进诗经

船政文化

中国文化与心理

16

1

1-7

人格培养(实践)(必选)

8

0.5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选)

32

不计学分

2

其他:学分不少于5.5学分,在素质通识课程中选修。






=

(二)专业知识平台(应修22.5学分)

1.跨专业知识模块

开 课

单 位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其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艺术

民族民间音乐

1

2

32






2




小 计

2

32






2




2.专业基础模块

开 课

单 位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其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艺术

舞蹈学学科导论

2

0.5

8


2








艺术

舞蹈基础训练(一)

1

4

64


4








艺术

舞蹈基础训练(二)

1

4

64



4







艺术

舞蹈基础训练(三)

1

4

64




4






艺术

舞蹈基础训练(四)

1

4

64





4





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一)

1

2

32




2






艺术

中外舞蹈史

2

2

32



2







小 计

20.5

328


6

6

6

4

0

0

0

0

(三)应用能力平台(应修101学分)

1.基本能力模块

1.1专业课(应修40学分)

开 课

单 位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其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艺术

中国民族民间舞(一)

1

4

64


4








艺术

中国民族民间舞(二)

1

4

64



4







艺术

中国民族民间舞(三)

1

4

64




4






艺术

中国民族民间舞(四)

1

4

64





4





艺术

中国民族民间舞(五)

1

2

32








2


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二)

1

2

32





2





艺术

现代舞(一)

1

2

32





2





艺术

现代舞(二)

1

2

32






2




艺术

舞蹈剧目(一)

1

2

32



2







艺术

舞蹈剧目(二)

1

2

32




2





艺术

舞蹈剧目(三)

1

2

32





2





艺术

中外舞蹈作品赏析

2

2

32


2








艺术

舞蹈基础训练(五)

1

4

64






4



艺术

舞蹈基础训练(六)

1

4

64







4


小 计

40

640


6

6

6

10

6

4

2

0

1.2专业选修课(应修19.5学分)

开 课

单 位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其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艺术

基本乐理

1

2

32




2






艺术

表演基础

2

2

32



2







艺术

舞蹈解剖学

1

2

32


2








艺术

舞蹈艺术概论

2

2

32




2






艺术

舞蹈教育学

2

2

32






2




艺术

舞蹈心理学

1

2

32






2




艺术

舞蹈技术技巧(一)

1

2

32


2








艺术

舞蹈技术技巧(二)

1

2

32



2







艺术

舞蹈技术技巧(三)

1

2

32




2






艺术

舞蹈技术技巧(四)

1

2

32





2





艺术

舞蹈剧目(四)

1

2

32






2




艺术

中国古典舞水袖(一)

1

2

32






2




艺术

古典舞技术技巧(一)

1

2

32



2







艺术

福建民间舞(一)

1

2

32



2







艺术

福建民间舞(二)

1

2

32




2






艺术

福建民间舞(三)

1

2

32





2





艺术

舞蹈美学

1

2

32







2



艺术

舞台美术与演出策划

1

2

32








2


艺术

舞台服饰与化妆

2

2

32







2



艺术

音乐剧(歌舞方向)

1

2

32







2



艺术

民族歌舞表演

1

2

32





2





艺术

中国古典舞(汉唐方向)

1

2

32






2




艺术

中国古典舞剑法

1

2

32





2





艺术

中国古典舞水袖

1

2

32






2




艺术

少数民族民间舞(一)

1

2

32


2








艺术

少数民族民间舞(二)

1

2

32



2







艺术

少数民族民间舞(三)

1

2

32




2






艺术

古典舞基训(一)

1

2

32





2





艺术

古典舞基训(二)

1

2

32






2




艺术

古典舞基训(三)

1

2

32







2



艺术

成品舞排练(一)

1

2

32


2








艺术

成品舞排练(二)

1

2

32



2







艺术

成品舞排练(三)

1

2

32




2






艺术

成品舞排练(四)

1

2

32





2





艺术

成品舞排练(五)

1

2

32






2




艺术

成品舞排练(六)

1

2

32







2



艺术

成品舞排练(七)

1

2

32








2


艺术

外国代表性舞蹈

1

2

32








2


小 计

76

1216


8

12

12

12

16

10

6

0

2.岗位能力模块(应修4学分)

开 课

单 位

课 程 名 称

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其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7

8

文艺工作者

艺术

舞蹈编导技法

1

2

32








2


艺术

音频基础

2

2

32




2






小 计

4

64




2




2


教育工作者

艺术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

2

2

32






2




艺术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2

2

32







2



小 计

4

64




2

2





















3.践训能力模块

开 课

单 位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学时

学期安排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3

4

5

6

7

8

学工部

军事训练

2

2周








思政部

思政课社会实践(一)

2

(2周)








思政部

思政课社会实践(二)

2.5

(2..5周)








艺术

艺术实践(一)

2

2周








艺术

艺术实践(二)

2

2周








艺术

艺术实践(三)

2

2周








艺术

艺术实践(四)

2

2周








艺术

艺术实践(五)

2

2周








艺术

艺术实践(六)

2

2周








艺术

毕业实习

8

8周








8

艺术

毕业设计

10

10周







6

4

艺术

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指导

1

16








小 计

37.5


注:( )内是指暑期完成。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完成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65学分外,必须同时获得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不低于10学分,其中课外科技活动学分不低于2学分,思想引领、能力提升等方面学分不低于8学分,达到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的有关要求,方可取得毕业资格。